zhǐzhāng

戟指怒目



戟指怒目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出处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例子他戟指怒目,义正辞严,出了胸中恶气


基础信息

拼音jǐ zhǐ nǔ zhāng

注音ㄐ一ˇ ㄓˇ ㄋㄨˇ ㄓㄤ

感情戟指怒目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发怒。

近义词横眉怒目

英语point at and stare angrily at(point ones fingers at somebody and stare at him with angry eye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当然可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充满古风韵味的成语——“戟指怒目”。 在古代汉语中,“戟”是一种兵器,形状像“十”字形,有长柄和锋利的刃部,既可用于刺击,也可用于钩割。而“怒目”则意味着瞪大眼睛,透露出愤怒或不满的情绪。因此,“戟指怒目”这一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一个人用手指着对方,同时瞪大眼睛表示强烈不满或愤怒的情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面对不公、挑衅或是敌对行为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强烈情绪反应。它不仅体现了人的外在动作,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内心的愤怒与不满。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情节描写,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喝断当阳桥的故事,其中就有他“戟指怒目”的经典场景。 此外,“戟指怒目”也常被用来形容辩论中的一方在反驳对方观点时,那种激愤的态度。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也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 总之,“戟指怒目”这个成语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生动地刻画出了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状态,成为了描述人类情感世界的一个独特视角。它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情绪表达的一种艺术形式。

戟指怒目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戟指怒目的意思解释、戟指怒目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初出茅庐 茅庐:草屋。原意指诸葛亮感念刘备三顾茅庐的诚意;接受邀请;就任军师;首战用计火烧博望坡;大败曹兵;立下了战功。后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工作岗位;缺乏经验。
痛定思痛 悲痛的心情平静下来以后;回想遭受痛苦的情景;让人震撼;也让人警醒。形容所受痛苦的沉重;含有警醒的意思。痛:悲痛;哀苦;定:平静。
上下其手 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自己人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防患于未然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逸游自恣 逸:安闲;自恣:放纵自己。安闲自在地漫游,任意放纵自己。
草菅人命 菅:一种多年生的茅草;泛指野草、杂草。把人的性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随意加以摧残。指反动统治者滥施淫威;任意残害人命。也作“草菅民命。”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疙里疙瘩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群龙无首 首:头;引申为领袖。一群龙没有领头的。比喻没有领头的;无从统一行动。
苦口之药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营私舞弊 营:谋求;舞:玩弄;弊:坏事。为了谋求私利而玩弄欺骗手段;违法乱纪。
扶摇直上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发号施令 发、施:发布;下达;号:号令、命令。发布命令;下达指示;进行指挥。
户告人晓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令人作呕 呕:想吐;恶心。形容使人厌恶。
奇货可居 奇货:珍奇的货物;居:囤积。囤积珍奇的货物;以备高价售出。比喻凭借技艺或某种事物以获取功名财利及其它好处。
结缨伏剑 结缨:系上帽带;伏剑:拔剑自刎。比喻为维护正义而献身。
珠还合浦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男大当婚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汲汲顾影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坐怀不乱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没有发生非礼行为。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天作之合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鸡口牛后 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
进进出出 走进走出,穿进穿出。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群山四应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