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ǐnwàng

汲引忘疲



汲引忘疲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汲引:从井里提水,比喻引荐和提拔人才。引荐和提拔人才而忘记了疲劳。

出处唐 骆宾王《上衮州刺史启》:“汲引忘疲,奖题不倦。”


基础信息

拼音jí yǐn wàng pí

注音ㄐ一ˊ 一ㄣˇ ㄨㄤˋ ㄆ一ˊ

感情汲引忘疲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汲引忘疲:一种执着与奉献的精神》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是璀璨的明珠之一。每一个成语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哲思。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汲引忘疲”。这个成语不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一种精神状态,而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汲引忘疲”出自《后汉书·虞延传》,原文为:“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王莽末年,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乃振威摄,招引群盗,皆束手听命,人得安全,遂见称于世。”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东汉时期的虞延,他面对国家动荡、民生凋敝的局面,毅然挺身而出,以非凡的勇气和毅力,招引群盗,维护地方治安。在这个过程中,他忘却了个人的疲劳,全身心投入到拯救百姓、安定社会的事业中去。 首先,“汲引”二字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引,二是汲取。虞延就像一口深井,不断吸引着那些迷失方向的人们,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同时,他也从民间汲取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为治理地方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这不仅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其无私奉献精神的高度赞扬。 其次,“忘疲”则体现了主人公忘我的工作态度。在那个动乱年代,虞延并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疲惫而放弃自己的使命。相反,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甚至忘记了劳累。这种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的精神,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 总的来说,“汲引忘疲”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不拔和忘我奉献的精神面貌,同时也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勇往直前的生活态度。它鼓励我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无论遇到多大的挑战,都要保持乐观的心态,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直至实现目标。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这种精神都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宝贵财富。

汲引忘疲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汲引忘疲的意思解释、汲引忘疲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进种善群 谓提高民族素质。
天经地义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后继有人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老实巴交 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
青山绿水 泛称美好山河。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 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起兵动众 众:大队人马。旧指大规模出兵。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
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打肿脸充胖子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年少无知 年纪小,不懂事。
悬崖勒马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以弱制强 以:用,靠。弱:弱小。制:制服。靠着弱小的力量去制服强大的力量。亦作“以弱毙强”。
大千世界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识字知书 谓有文化知识。
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寸光阴:指日影移动一寸;形容很短的时间。形容时间的宝贵。
纷乱如麻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风俗人情 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望而生畏 看着就害怕。生畏:害怕。
生死有命 生死;生存和死亡。迷信指人的生死等一切遭际皆由天命决定的。指事势所至、人力不可挽回。
走南闯北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鸿儒硕学 鸿儒:大儒;硕学:有很多学问的人。泛指学识渊博、造诣很深的学者。
进谗害贤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胡子拉碴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刻不容缓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安闲自得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空话连篇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