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筹莫展的成语故事

拼音yī chóu mò zhǎn
基本解释筹:计策;办法;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出处《宋史 蔡幼学传》:“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一筹莫展的典故
据《宋史·蔡幼学传》记载,蔡幼学,字行之,南宋温州瑞安人,自幼刻苦学习,曾拜当时名士张傅良为师。据说他后来青出于蓝胜于蓝,才学和文章都在他的老师之上。宋光宗时,曾任校书郎。后来,宋光宗去世,宋宁宗即位。宋宁宗即位之初,下一道诏书征求群臣的意见。蔡幼学上了一道奏章说:
“陛下,您得做好以下三件事,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好皇帝。一要恭亲,对父母长辈孝顺;二要重贤,任用有真才实学的人为官;三要爱民,对天下百姓要宽厚仁爱。而要做到这三件事,首先得从搞好教育入手。但是,近些年来,有那么一些人到处造谣诬陷好人,致使一些大臣害怕招惹是非而不能好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能,也使您接触不到大多数有抱负的臣子。朝廷里有才学的大臣虽然不少,但真正有实际作用的办法却没有拿出来。”即“多士盈庭而一筹莫吐。”
“陛下,如果再不重视教育,鼓励讲学,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后果将不堪设想。望陛下三思。”人们根据以上故事把“一筹不吐”引申成“一筹莫展”这个成语,比喻束手无策,无法可想。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一筹莫展)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识文断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当着人家识文断字的人儿呢?别抡荤,看人家笑话。” |
刚正不阿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一员官》:“济南同知吴公,刚正不阿。”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
有胆有识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
信及豚鱼 | 《周易 中孚》:“豚鱼吉。信及豚鱼也。” |
乌合之众 |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
暮史朝经 | 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小圣在生之日,萤窗雪案,暮史朝经。” |
胆如斗大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 |
不分青红皂白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