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可名状的成语故事


莫可名状

拼音mò kě míng zhuàng

基本解释名:用言语说出;状:描绘,形容。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指事物极复杂微妙,无法描述。

出处明 刘基《松风阁记》:“草虫鸣切切,乍大乍小,若远若近,莫可名状。”


暂未找到成语莫可名状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莫可名状)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寸进尺退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日甚一日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拨云见日 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坚强不屈 荀况《荀子 法行》:“坚刚而不屈,义也。”
过五关,斩六将
炙手可热 唐 杜甫《丽人行》:“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
今来古往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指天誓日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生死有命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生死有命,修短素定,非彼药物,所能损益。”
狭路相逢 元 无名氏《争报恩》:“不如做个计较,放了他回去,狭路相逢,安知没有报恩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