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宁唯是的成语故事


不宁唯是

拼音bù níng wéi shì

基本解释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


不宁唯是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将军公子围与郑国的丰氏订立婚约,他想借迎亲的机会偷袭郑国,就带兵到郑国来,郑人识破他的诡计,坚持不让他不让他进城,公子围游说这样做会让他得到君主的重用,除此之外还会让天下人耻笑。郑人坚决不允,他只好独自进城完婚。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不宁唯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物阜民安 《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凿壁借光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快心满志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
花拳绣腿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69回:“只见张国乾缚得花拳绣腿,戚光祖、戚继祖两个教师在后面跟着,走上台来,两边坐定。”
闭关自守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闭门自守,又坐邻伍铸钱挟铜,奸吏因以愁民。”
一鼻子灰 《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吴头楚尾 宋·王象之《舆地纪胜》:“《职方乘序》:‘吴头楚尾。’”
拔苗助长 郭沫若《雄鸡集 关于发展学术与文艺的问题》:“命令主义就合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叫做‘拔苗助长’。结果被拔起的苗不仅不能成长,反而枯槁了。”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清·无名氏《说唐》第63回:“正是棋逢敌手,将遇良才,两人大战三十余合。”
赴汤蹈火 晋 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