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ōngxiānshì

躬先士卒



躬先士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身先士卒。

出处唐·张说《为河内郡王武懿宗平冀州贼契丹等露布》:“誓将首冒锋刀,躬先士卒,上假神兵之威,下定鬼方之罪。”


基础信息

拼音gōng xiān shì zú

注音ㄍㄨㄥ ㄒ一ㄢ ㄕˋ ㄗㄨˊ

繁体躳先士卒

感情躬先士卒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带头。

近义词身先士卒

英语be in the van of one's officers and men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躬先士卒:勇者的姿态》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智慧与美德的光芒。其中,“躬先士卒”这一成语,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更传递出一种勇于担当、身先士卒的精神内涵。 “躬先士卒”的字面意思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其中,“躬”是“亲自、自身”的意思;“先”意为“领先、率先”;“士卒”则指士兵或战士。整个成语的意思是领导者或上级亲身参与行动,并且走在前面,成为士兵们的表率。它强调了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不仅要善于指挥,更要勇于实践,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为下属树立良好的榜样。 从历史上看,“躬先士卒”最早出现在《史记·淮阴侯列传》,讲述了西汉开国功臣韩信的故事。在一次战役中,韩信亲率军队冲锋陷阵,身先士卒地冲向敌军,极大地鼓舞了士兵们的士气,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更彰显了他的勇敢精神和领导魅力。 在现代社会,“躬先士卒”的精神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在企业经营、科研创新还是社会公益活动中,领导者都应当以身作则,勇于承担风险和责任,为团队成员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共同克服难关,实现目标。 总之,“躬先士卒”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的价值观。它告诉我们,在任何领域里,真正的领导者都应该具备这样的品质——不畏艰难,敢于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影响和激励他人。

躬先士卒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躬先士卒的意思解释、躬先士卒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日理万机 理:处理;万机:纷繁的政务。指帝王宰相每天要处理许许多多的事务。现指国家领导人为国事日夜操劳。
得意洋洋 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同病相怜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快马加鞭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白费心机 白费心思,形容徒劳无益。
僧多粥少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够分配。
翩翩起舞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着手回春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正身明法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凤毛麟角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龙腾虎跃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举贤任能 举: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
兵荒马乱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目不转睛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空口无凭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喔咿儒睨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暴取豪夺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隳肝沥胆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罄竹难书 罄:尽;竹:指可供制成竹简的竹子;书:写。用尽竹子也难以写完。后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多形容罪恶累累。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凹凸不平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唇枪舌剑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离奇古怪 十分奇特少见
天下第一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