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ěnsuìshēn

粉骨碎身



粉骨碎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身躯粉碎,牺牲生命。

出处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兰孙道:‘相公、夫人正是重生父母,虽粉骨碎身,无可报答。’”

例子俺不免乘此,到那厮跟前,痛骂一场,出了这口愤气。便粉骨碎身,也说不得了。清 洪昇《长生殿 骂贼》


基础信息

拼音fěn gǔ suì shēn

注音ㄈㄣˇ ㄍㄨˇ ㄙㄨㄟˋ ㄕㄣ

感情粉骨碎身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宾语;用于人。

近义词粉身碎骨、粉身灰骨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粉骨碎身》:解读一种壮烈的牺牲精神 在中华文化的浩瀚长河中,成语是其璀璨明珠之一。它们不仅浓缩了古人的人生智慧和生活经验,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个充满力量与悲壮感的成语——“粉骨碎身”。 ### 成语出处与字面意义 “粉骨碎身”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字面上理解,“粉骨碎身”意指骨骼粉碎、身体破碎,是一种极端的状态。这似乎是在描述一种惨烈的景象,但实际上它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 深层含义 “粉骨碎身”的深层含义在于表达一种无畏的牺牲精神和坚定的决心。在《石灰吟》中,作者用“粉骨碎身全不怕”来描绘石灰石经历重重磨难、烈火焚烧而依然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这种精神象征着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即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甘愿奉献一切。 ### 文化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勇于献身、舍生取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无论是古代的忠臣良将,还是现代的革命烈士,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粉骨碎身”的精神内涵。这种精神不仅是个人品格的体现,更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适用情境 在日常生活中,“粉骨碎身”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为了实现某个目标或理想,愿意付出极大的努力甚至生命。它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保持坚韧不拔的态度,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不轻言放弃。 ### 结语 “粉骨碎身”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是对崇高理想的执着追求。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像古人那样面对生死考验,但“粉骨碎身”的精神仍然值得我们去传承和发扬。在追求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的路上,让我们怀揣着这份壮志与勇气,勇敢前行。 通过这样一番解读,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粉骨碎身”的深刻含义,也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难时所需的勇气与决心。

粉骨碎身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粉骨碎身的意思解释、粉骨碎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横眉冷对千夫指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势力之交 势:权势;交:交往。为权势利益进行的交往。指趋炎附势的朋友。
盲人说象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长江后浪推前浪 比喻事物的不断前进。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
穷乡僻壤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苦思冥想 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平淡无奇 奇:特殊。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显著的、出色的地方。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多情善感 感情丰富,容易伤感。
尘外孤标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饱食暖衣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悬石程书 形容勤于政事。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互通有无 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调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欺善怕恶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大开方便之门 给予极大的方便。
款学寡闻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流里流气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胜友如云 胜友:良友。许多良友聚集一处。
举世无敌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通俗易懂 广大人民群众都能懂得。
著手成春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断织劝学 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迭床架屋 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白草黄云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臭名昭著 名:名声;昭著:显著;明显。坏名声谁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