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膏继晷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点起灯烛;接替日光照明。(焚:烧;点燃;膏:油脂;指灯油;继:接续;晷:日影;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发愤读书或勤奋学习。
出处唐 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例子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 张潮《虞初新志 三侬赘人广自序》)
基础信息
拼音fén gāo jì guǐ
注音ㄈㄣˊ ㄍㄠ ㄐ一ˋ ㄍㄨㄟˇ
繁体焚膏繼晷
正音“晷”,不能读作“jiù”。
感情焚膏继晷是褒义词。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分句;含褒义。
辨形“膏”,不能写作“燸”。
辨析焚膏继晷与“夜以继日”有别:焚膏继晷多用在读书学习或室内案头工作、活动。焚膏继晷多用于书面;比较典雅;“夜以继日”比较通俗。
近义词夜以继日、通宵达旦
反义词无所事事、饱食终日
英语burn a candle to prolong the day(burn the midnight oil)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焚膏继晷:烛光下的辛勤耕耘》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明孕育了无数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成语,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明珠之一,以其简洁而深刻的内涵,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人文精神。今天,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个充满力量与毅力的成语——“焚膏继晷”。
### 成语释义
“焚膏继晷”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进学解》,原文是:“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其字面意思是点燃油灯以延续日光,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不知疲倦。这里的“膏”指的是油脂,古代多指灯油;“晷”则代表太阳的影子,引申为时间。
### 历史背景
这句话的背后,反映的是古人对于知识的渴求以及他们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精神。在没有现代照明设施的时代,夜晚的学习需要依赖于微弱的灯光,这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然而,正是这种艰苦的环境,更凸显出古人勤学苦读的决心与毅力。
### 文化意义
“焚膏继晷”不仅是一个描述勤奋学习行为的成语,它更是激励后人不断追求知识、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象征。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的学习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面对复杂多变的知识体系和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各种挑战,“焚膏继晷”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的追求始终是通向成功的关键。
### 结语
每一个成语背后都蕴含着一段故事,一种精神。当我们理解并运用这些成语时,不仅是对语言艺术的一种欣赏,更是对历史智慧的一次致敬。让我们从“焚膏继晷”中汲取力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古人的那样,以不懈的努力去照亮前行的道路。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随行就市(意思解释)
- 地地道道(意思解释)
- 吉星高照(意思解释)
- 囊萤映雪(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盲人说象(意思解释)
- 安安静静(意思解释)
- 高步阔视(意思解释)
- 大树将军(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汗牛充栋(意思解释)
- 下临无地(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大千世界(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敷衍了事(意思解释)
- 光前启后(意思解释)
- 分路扬镳(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生拉硬扯(意思解释)
- 胜友如云(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意思解释)
- 如出一辙(意思解释)
- 满面春风(意思解释)
-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意思解释)
※ 焚膏继晷的意思解释、焚膏继晷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小人得志 | 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 |
七搭八扯 | 同“七搭八搭”。 |
顾后瞻前 | 同“瞻前顾后”。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列风淫雨 | 列:烈;淫:过量。本指狂风暴雨。后比喻错别字连篇。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庖丁解牛 | 庖丁:厨师。厨师解割了全牛。比喻掌握了解事物客观规律的人;技术纯熟神妙;做事得心应手。 |
节哀顺变 | 抑制哀伤,顺应变故。用来慰唁死者家属的话。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三十三天 | 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即忉利天。后形容最高的地方。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牛骥同槽 | 见“牛骥同皁”。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出师不利 | 师:军队。利:顺利。出战不顺利。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骄傲自满 | 自高自大;满足于自己已有的成绩。 |
空手套白狼 | 徒手抓住白狼。指无本买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