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gdǎo

发扬蹈励



发扬蹈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发:奋发,振作;扬:昂扬;蹈:跳、踏。后比喻精神奋发,意气风发昂扬。

出处明·唐顺之《寄赵浚谷》:“至若老吕,以鹰扬称,以发扬蹈励称,未免露出将才气象,此老吕不及老伊处也。”


基础信息

拼音fā yáng dǎo lì

注音ㄈㄚ 一ㄤˊ ㄉㄠˇ ㄌ一ˋ

繁体發揚蹈勵

感情发扬蹈励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意气风发。

近义词发扬踔厉、发扬蹈厉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发扬蹈厉:一种精神的激昂与激励》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深远的意义,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它们或源于历史典故,或取自古典文献,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情感。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充满激情与力量感的成语——“发扬蹈厉”。 “发扬蹈厉”出自《礼记·乐记》,原文为:“发扬蹈厉,大公之谓也。”这句话原意是指古代祭祀时舞者的动作,形容舞蹈时步伐矫健、动作有力,表现出一种庄重而热烈的情感。后来,“发扬蹈厉”逐渐演变为一种比喻,用来形容人的精神状态饱满,情绪高涨,积极向上,勇往直前。 在现代汉语中,“发扬蹈厉”常被用于描述一种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它既是一种个人态度的展现,也是一种集体精神的凝聚。当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能够保持高昂的斗志,不畏艰难,迎难而上,这种精神状态就是“发扬蹈厉”的具体体现。 在学习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题时,应该有“发扬蹈厉”的勇气去攻克难关;在工作中,面对压力和挑战,更应具备“发扬蹈厉”的精神,不断突破自我,追求卓越。这种精神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克服眼前的困难,还能激发我们的潜能,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总之,“发扬蹈厉”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生活的态度。它提醒我们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每一个挑战。让我们一起发扬蹈厉,用实际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吧!

发扬蹈励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发扬蹈励的意思解释、发扬蹈励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畏缩不前 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无妄之灾 无妄:意想不到的。意外的灾祸或平白无故受到的损害、牵连。
清清楚楚 清晰明白有条理。
一拥而上 形容周围的人同时向一个目标猛挤过去。
刑期无刑 刑罚在于教育人恪守法律,从而达到不用开的目的。
暮史朝经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高步阔视 同“高视阔步”。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目不忍见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一哄而起 喧闹;起哄。经过一阵喧闹便马上行动起来。形容无组织无计划地行动。
过而能改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
摧身碎首 即粉身碎骨。
扭直作曲 比喻是非颠倒。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快人快语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顾景惭形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超然绝俗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性命攸关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图穷匕见 比喻到最后露出了事物的真相或本来的目的。穷:尽;匕:匕首;短剑。
河山之德 《诗·墉风·君子偕老》:“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陆德明释文:“《韩诗》云:德之美貌”。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如山凝然而重,如河渊然而深,皆以状德容之美”。后以《河山之德》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无计可施 施:施展。没有什么计谋可以施展。指一点办法也没有。
惹是生非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是非曲直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识时务者为俊杰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
一棍子打死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书不释手 手里的书舍不得放下。形容勤学或看书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