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萌杜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出处《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例子先王制法,有以兵刃至御所者刑之,所以防萌杜渐,备不虞也。(《旧唐书 宗本纪上》)
基础信息
拼音fáng méng dù jiàn
注音ㄈㄤˊ ㄇㄥˊ ㄉㄨˋ ㄐ一ㄢˋ
繁体防萌杜漸
感情防萌杜渐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事前预防。
近义词防微杜渐、防微杜衅
反义词养痈遗患
英语check in the bu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探讨“防萌杜渐”这一成语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字面意思。在中文里,“萌”意为事物刚刚开始出现的状态;“杜”则是阻止、堵塞的意思;“渐”指的是事情逐渐发展。将这三个字组合在一起,我们就得到了“防萌杜渐”,即在问题或不良趋势刚刚显现时就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恶化或蔓延。
在历史和文化中,“防萌杜渐”的理念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思想中。《后汉书·冯衍传》中有云:“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这句话表明了古人对于早期识别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只有及时察觉并处理小问题,才能避免其演变成大问题,影响全局。
在现代社会中,“防萌杜渐”的智慧同样适用于个人成长、企业管理乃至国家治理等多个领域。比如,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情绪变化和行为倾向,一旦发现不良苗头,便应立即进行引导和纠正,以免问题积累成习惯,最终难以改变。再如,在企业经营中,管理层应当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内部管理中的潜在问题,确保公司稳健发展。
总之,“防萌杜渐”不仅是对古代智慧的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跨越时空限制的生活哲学。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警觉,善于从细微之处发现问题,并勇于承担责任,积极采取行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问题的扩大化,还能促进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行百里者半九十(意思解释)
- 敬业乐群(意思解释)
- 背腹受敌(意思解释)
- 戒骄戒躁(意思解释)
- 四书五经(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结驷连骑(意思解释)
- 隳肝沥胆(意思解释)
- 倦鸟知还(意思解释)
- 青云直上(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小(意思解释)
- 刀耕火种(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臭名昭著(意思解释)
- 形影相随(意思解释)
- 过门不入(意思解释)
- 众所瞻望(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移日卜夜(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扯旗放炮(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进退维谷(意思解释)
- 强颜欢笑(意思解释)
- 不栉进士(意思解释)
- 闻所不闻(意思解释)
※ 防萌杜渐的意思解释、防萌杜渐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倒栽葱 | 指栽跟斗时头先着地,即栽得很重。比喻一次惨重的失败。 |
身无分文 | 形容非常贫穷。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
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力小任重 | 能力小,负担重。犹言力不胜任。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屈指一算 | 屈:弯曲。扳着指头一算。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目不转睛 | 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
一文不名 | 一文钱都没有(名:占有)。形容非常贫困。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难上加难 | 难:不容易。形容极端的难度。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
举直错枉 | 举:选拔。直:正直,指正直之人。错:通“措”,废弃,放弃。枉:弯曲,比喻邪恶之人。起用正直贤良,罢黜奸邪佞人。亦作“举直厝枉”、“举直措枉”。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