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阴匿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隐藏形迹。
出处晋·陆云《南征赋》:“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基础信息
拼音dùn yīn nì jǐng
注音ㄉㄨㄣˋ 一ㄣ ㄋ一ˋ ㄐ一ㄥˇ
繁体遯陰匿景
感情遁阴匿景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隐藏。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遁阴匿景:隐于暗处,藏于无形**
“遁阴匿景”这个成语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但它却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味。从字面意思来看,“遁”意为逃避、隐藏;“阴”指阴暗、隐蔽的地方;“匿”是躲藏的意思;而“景”在这里并非单纯的风景或景象,而是泛指事物的外在表现或形迹。综合起来,“遁阴匿景”的大致意思是隐藏在阴暗之处,使自己的行踪或形象完全消失,不被人察觉。
### 成语的来源与背景
“遁阴匿景”最早出自《庄子·知北游》:“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夫至人者,其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故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其动也天,其静也地,一心定而王天下,其鬼不神,其魂不散,其德全而知不亏。故曰:‘遁阴匿景,变化无穷。’”
在这段文字中,《庄子》通过描述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状态,表达了道家追求的精神境界——即摒弃人为造作,融入自然之道。所谓“遁阴匿景”,便是这种状态的一种体现:如同水滴汇入大海,草木归于山林,真正的智者不会刻意显露自己,而是选择隐匿于世间,与天地同呼吸,与万物共存亡。
### 语文解析
1. **结构分析**
“遁阴匿景”属于联合式成语,其中“遁阴”和“匿景”形成对仗关系。“遁”与“匿”都是动词,强调隐藏的动作;“阴”与“景”则分别代表隐藏的空间(阴暗)和目标(形迹)。整体结构工整,富有节奏感。
2. **修辞手法**
这个成语运用了比喻和象征的手法。“阴”象征幽暗、隐蔽的环境,暗示一种低调、内敛的生活态度;“景”则象征一切可见的事物,包括人的行为、言语以及影响力。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成语传递出一种深邃的思想:真正的智慧在于懂得何时该退场,何时该隐身。
3. **情感色彩**
从情感上看,“遁阴匿景”带有一种淡泊宁静的气质。它没有直接批判世俗的喧嚣,也没有鼓吹激烈的对抗,而是以平和的姿态倡导一种“无为”的哲学观。这种态度既不是消极避世,也不是冷漠旁观,而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超然境界。
### 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遁阴匿景”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被认可。然而,过度追逐曝光率往往会让人迷失自我,甚至陷入焦虑和疲惫之中。这时,“遁阴匿景”提醒我们,适当放慢脚步,学会隐藏锋芒,不仅是一种保护自我的策略,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智慧。
例如,在职场中,有些人喜欢争强好胜,总是急于展示自己的能力,但结果却可能因为过于张扬而招致嫉妒或排斥。相反,那些懂得低调行事、默默积累的人,往往能够走得更远。再比如,在社交网络上,许多人热衷于分享生活的点滴,试图获得点赞和评论,却忽略了真实的情感交流。如果能偶尔“遁阴匿景”,回归内心的平静,或许会发现更多的幸福和满足。
### 总结
“遁阴匿景”是一句充满哲思的成语,它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无论是古代还是今天,这一成语都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生的新视角:不必时时站在聚光灯下,有时候,隐于幕后反而能成就更大的格局。正如古人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真正的力量往往蕴藏在无声无息之间。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任人唯亲(意思解释)
- 鬼怕恶人(意思解释)
- 没颠没倒(意思解释)
- 食不充口(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主忧臣劳(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解释)
- 逆来顺受(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浅见薄识(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土生土长(意思解释)
-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角巾东路(意思解释)
- 国士无双(意思解释)
- 连抵其隙(意思解释)
- 旧爱宿恩(意思解释)
- 踵武相接(意思解释)
- 泥塑木雕(意思解释)
- 老朽无能(意思解释)
- 得天独厚(意思解释)
※ 遁阴匿景的意思解释、遁阴匿景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大公无私 |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
后继有人 | 继:继承。指后面有继承的人。 |
高屋建瓴 | 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
故家乔木 | ①谓世家的人才、器物必定出众。②喻指乡贤。 |
枝对叶比 | 枝叶相对并列。比喻骈体文对偶句式。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
沟满壕平 | 形容饱满。 |
香草美人 | 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顿挫抑扬 | 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空口无凭 | 凭:凭证。只是嘴说;没有凭证。指不足为据。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化鸱为凤 | 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
聊以自慰 | 聊:姑且;自慰:自我安慰。姑且用以作自我安慰。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拔苗助长 |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
海水不可斗量 | 斗:量器。指海水的多少不可能以斗所能计量的。常与“人不可貌相”连用;比喻不能凭人的相貌或现状来测量他的品格、才能或未来。 |
歌舞升平 | 边歌边舞;庆祝太平;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升平:太平。 |
牛刀小试 | 牛刀:宰牛的刀。用宰牛刀在小生物身上做试验。比喻有大本领而先在小事上略微施展一下。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时不我待 | 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