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织之诫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孟子的母亲用割断织布机上的纱,使机上的纱不能成布的损失来告诫中途放弃学业的儿子。后用这个故事告诫中途辍学的人。
出处汉 刘向《列女传 母仪传》:“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曰:'子之学,若吾断斯织也。'”
基础信息
拼音duàn zhī zhī jiè
注音ㄉㄨㄢˋ ㄓ ㄓ ㄐ一ㄝˋ
繁体斷織之誡
感情断织之诫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用于劝诫人。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断织之诫:一段关于坚持与毅力的故事》
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有许多成语故事,它们不仅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今天,我们来谈谈一个与纺织有关的成语——“断织之诫”。这则成语来源于古代一位母亲教育儿子的故事,它传递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重要信息。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孟子的母亲。孟母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有用之人。有一次,孟子学习了一段时间后感到疲惫不堪,便决定放弃。他放下书本,走出书房,来到织机前。此时,孟母正在专心地织布。孟子看到母亲专注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敬佩之情。但他的疲惫感并未因此消散,于是他向母亲表达了想要放弃的想法。
孟母并没有直接责备儿子,而是拿起剪刀,将已经织好的布匹剪断了。孟子惊讶地看着母亲,不明白她的意图。孟母缓缓开口:“你是否觉得我这样把布剪断了很可惜?”孟子点点头。“那么,如果你现在放弃了学业,不就像我把布剪断一样吗?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恢复原状。”孟母的话语让孟子陷入了沉思。他意识到,如果自己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那么之前所付出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从此以后,孟子更加勤奋地学习,最终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断织之诫”这一成语,便是由此而来。它寓意着一旦开始做某事,就要有始有终,不可半途而废。在生活中,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应该像孟母织布那样,坚持不懈,直到完成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成功的喜悦。
“断织之诫”还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孟母通过剪断织物的方式,使孟子理解了坚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难题时,也可以尝试转换思路,或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总之,“断织之诫”是一个充满哲理的故事,它教会我们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更应该铭记这一点,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默默无闻(意思解释)
- 革风易俗(意思解释)
- 褒善贬恶(意思解释)
- 浪费笔墨(意思解释)
- 刻骨铭心(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当仁不让(意思解释)
- 进本退末(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顿挫抑扬(意思解释)
- 皮开肉绽(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必由之路(意思解释)
- 通都大邑(意思解释)
- 因噎废食(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吃不了兜着走(意思解释)
- 望而生畏(意思解释)
- 螓首蛾眉(意思解释)
- 心旷神怡(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东施效颦(意思解释)
- 目无全牛(意思解释)
- 足衣足食(意思解释)
※ 断织之诫的意思解释、断织之诫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朝思暮想 |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 |
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命中注定 | 命:命运;人一生的遭遇;注定:预先决定。旧时迷信说法;指命运早已决定了。 |
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将寡兵微 | 寡:少;兵:士兵;微:衰败。兵少将少。形容兵力薄弱。 |
形影相吊 |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相互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吊:慰问。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心旷神怡 |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空阔;怡:愉快。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错落有致 | 致:别致;有情趣;错落:参差交错;致:情趣。形容事物的布局虽然参差不齐;但却极有情趣;使人看了有好感。 |
了如指掌 | 了:了解;清楚。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形容对情况清楚得就像指点掌上的东西;给人看一样。比喻对事物了解得非常清楚。 |
驾轻就熟 | 驾:赶马车;轻:指轻便的车;就:到;熟:熟悉的道路。驾着轻便的车走熟悉的路。比喻办熟悉的事很容易。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
声驰千里 | 驰:传扬。名声远播。形容声望很高。 |
乱作一团 |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死胡同 | 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
一偏之论 | 偏于一面的议论。 |
惩恶劝善 | 惩:责罚;劝:勉励。惩罚坏人,奖励好人。 |
脑瓜不灵 | 指人不聪明,思想转不过弯来。 |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 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 |
夫荣妻贵 | 荣:本指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丈夫荣耀显达;妻子也跟着尊贵起来。 |
入乡随俗 | 到一个地方;就顺从当地习俗。常用以形容随遇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