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òngshānyáo

地动山摇



地动山摇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大地高山剧烈的摇动。形容地震;也形容洪亮的声音和剧烈的动作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出处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例子我国原子弹引爆成功,只见银光一闪,霎时地动山摇,声震寰宇。


基础信息

拼音dì dòng shān yáo

注音ㄉ一ˋ ㄉㄨㄥˋ ㄕㄢ 一ㄠˊ

繁体地動山摇

感情地动山摇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指巨大影响。

谜语地震

近义词天翻地覆、天塌地陷、山崩地裂

反义词风平浪静、纹丝不动

英语the earth trembled and the mountains swaye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地动山摇:自然之力与人心之感》   在中华文化的宝库中,成语犹如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今天,我们要探讨的便是这样一个成语——“地动山摇”。它不仅仅是一个描述自然界现象的词语,更蕴含了人们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敬畏之情。   “地动山摇”出自《列子·汤问》:“大地震,山崩地裂,地动山摇。”这一成语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地震发生时,大地剧烈震动,山岳仿佛也随之摇晃的场景。它用最直接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自然界的强大力量,以及这种力量给人带来的震撼与恐惧。   在古人的世界观中,自然灾害往往被视为天意或神灵意志的表现。因此,“地动山摇”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还隐含着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在现代社会,尽管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机制,但“地动山摇”的成语依旧提醒着我们,人类在自然面前依然是渺小的,应当保持谦卑的态度,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此外,“地动山摇”也常被用于比喻社会动荡或局势不稳。例如,在描述历史上的战乱时期,或是政治风波之时,人们常用“地动山摇”来形容那种动荡不安的气氛。这体现了成语的广泛适用性,不仅限于描述自然现象,还可以用来形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   成语是汉语文化中一颗颗耀眼的星星,它们以简洁精炼的语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地动山摇”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了自然的伟大,也让我们思考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重温这些古老的成语,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之美,更能引导我们去思考如何与这个世界和谐共处。

地动山摇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地动山摇的意思解释、地动山摇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肝髓流野 形容战斗激烈残酷、尸横遍野。
瓮中之鳖 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瓮:大坛子;鳖:甲鱼。
章甫荐履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自己人 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
心灰意冷 灰心失望,意志消沉。
当仁不让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安于现状 安:对生活、工作等感到满足合适;现状:目前的状况。习惯满足于目前的状况;不求进步。
九霄云外 九霄:天的最高处。比喻无限高远的地方。
饿虎吞羊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角巾素服
暴取豪夺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救经引足 经:自缢,上吊;引:拉;救上吊的人却去拉他的脚。比喻做的事与愿望相违背。
自命不凡 自称自己不平常(凡:平凡;平常)。形容自高。
祸国误民 祸:祸害;误:误导,耽误。指危害国家,误导人民。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
风虎云龙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香火姻缘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亡命之徒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扪心自问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战战业业 戒慎畏惧貌。
打退堂鼓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双柑斗酒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前仆后继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心服口服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足不出门 同“足不出户”。
前赴后继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