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ogàn

倒戢干戈



倒戢干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倒载干戈”。

出处汉·荀悦《汉纪·高祖纪二》:“偃革为轩,倒戢干戈,示不复用兵。”

例子倒戢干戈,苞以兽皮。《晋书·华谭传》


基础信息

拼音dǎo jí gàn gē

注音ㄉㄠˇ ㄐ一ˊ ㄍㄢˋ ㄍㄜ

感情倒戢干戈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停止作战。

近义词倒载干戈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倒戢干戈:从武器到和平》 在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成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或一种哲理。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成语是“倒戢干戈”。 “倒戢干戈”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文为:“倒戢干戈,苞之以牛”,意指将兵器倒置收藏,用牛皮包裹起来。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描述,更是一种理想状态的表达——战争停止,天下太平。 在古代社会,战争频繁,百姓深受其苦。而“倒戢干戈”的出现,象征着一种向往和平、渴望安宁的生活态度。它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改变,更是精神层面上的一种升华。从刀光剑影到田园牧歌,从血雨腥风到鸡犬相闻,这样的转变无疑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 我们不妨将其与现代语境相结合。在全球化的今天,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主流趋势,但局部冲突依然存在。因此,“倒戢干戈”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世界的期许。它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积极倡导非暴力解决争端的方式,努力构建和谐共处的社会关系。 同时,“倒戢干戈”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和为贵”的思想。儒家学说强调“仁者爱人”,主张通过道德教化而非武力征服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这种理念贯穿于中国数千年历史之中,成为维系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总之,“倒戢干戈”这一成语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铭记其内涵,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倒戢干戈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倒戢干戈的意思解释、倒戢干戈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恨铁不成钢 怨恨铁不能被炼成钢。形容对所期望的人要求严格;恨他不争气;迫切希望他变得更好。
及时应令 与季节时令相适应。
掉舌鼓唇 炫耀口才,夸夸其谈。
着手回春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如臂使指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压岁钱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以权谋私 以:凭借;权:权力;权势;谋:谋求;谋取;私:私利。凭着权利谋取私利。
男女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暮史朝经 经:指儒家经典。晚上读史书,早晨读经书。形容勤奋好学。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白日见鬼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不得而知 得:能够。无从知道。
视死如归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乳臭未干 身上的奶腥气还没有退尽。对年幼人表示轻蔑的说法。
目不斜视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风和日丽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铁树开花 比喻事情非常罕见或极难实现。铁树:也叫苏钱;常绿乔木;好多年才开一次花。
螓首蛾眉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斗水活鳞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才高七步 形容才思敏捷。
过门不入 经过家门而不回家。形容忠于职守,公而忘私。
败德辱行 败坏道德和操守。
一刹那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壮心不已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叫苦不迭 不迭:不停止。形容连声叫苦。
拆东墙补西墙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迷迷糊糊 使人混乱烦躁迷惑不清,使浑浊不清。
翼翼飞鸾 指飞翔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