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piáokōng

箪瓢屡空



箪瓢屡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出处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例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六卷:“争奈此人箪瓢屡空,若待媒证求亲,俺父亲决然不肯。”


基础信息

拼音dān piáo lǚ kōng

注音ㄉㄢ ㄆ一ㄠˊ ㄌㄩˇ ㄎㄨㄥ

繁体簞瓢屡空

感情箪瓢屡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生活贫困。

近义词箪食瓢饮

反义词食前方丈

英语The basket and gourd frequently empty--stark poverty.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古代汉语中,有许多精妙绝伦的成语,它们不仅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箪瓢屡空”就是这样一个成语,它出自《论语·雍也》,用来形容生活贫困、物质匮乏的状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成语的世界,探索它的深层含义。 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箪瓢屡空”的字面意思。“箪”指的是古代盛饭用的一种圆形竹器,形状类似今天的碗;“瓢”则是指葫芦做的舀水或盛物的器具。这两个词合在一起,形象地描绘了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而“屡空”则意味着经常空无一物,这里可以理解为食物或饮水常常不足。 《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这里的“回”指的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颜回。颜回虽然生活极其简朴,但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孔子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他为“贤”。这一段话不仅展现了颜回高尚的精神境界,也体现了儒家对于物质追求与精神满足之间关系的看法。 通过“箪瓢屡空”,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超脱。在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充实,成为了古人思考的重要课题。这种精神追求超越了物质层面的限制,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箪瓢屡空”还反映了古代社会中许多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他们往往不重物质享受,而是追求学问与道德的完善。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不要忘记心灵的滋养,保持一颗淡泊名利的心。 综上所述,“箪瓢屡空”不仅仅是一个描述物质匮乏的成语,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象征。它教导我们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汲取力量,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活出真实而有意义的人生。

箪瓢屡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箪瓢屡空的意思解释、箪瓢屡空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解释
杀人不眨眼 本来是禅宗用语。杀人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形容嗜杀成性;极端的暴虐凶残。
自拔来归 拔:摆脱,离开。自觉离开恶劣环境,归向光明。指敌方人员投奔过来。
多多益善 益:更加;善:好。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居重驭轻 指人主掌握兵权以制政权。
着手回春 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也比喻医术高明。
志满意得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压岁钱 过阴历年时长辈给小孩儿的钱。
雪兆丰年 谓冬天大雪是来年丰收的预兆。
河鱼腹疾 指腹泻。
遗形藏志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孜孜以求 不知疲倦地探求(孜孜:勤勉的样子)。
指天誓日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偃旗息鼓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逆来顺受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主明臣直 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
徇私舞弊 为了个人利益或照顾私人关系而弄虚作假;做不合法规的事。徇:依从;舞弊:用欺骗的方法做违反法规的事。
连珠炮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分路扬镳 扬镳:指驱马前进。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意兴索然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纵横天下 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
忙不择价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斗南一人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故态复萌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坐以待毙 待:等待;毙:死。坐着等死。指无力抗争或不想抗争。
义不容辞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虑周藻密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不问青红皂白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