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骨扬灰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例子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23回:“或真应了你的誓言,非挫骨扬灰不能救母,那么你救出来令堂之后,又有何人代你奉养呢?”
基础信息
拼音cuò gǔ yáng huī
注音ㄘㄨㄛˋ ㄍㄨˇ 一ㄤˊ ㄏㄨㄟ
繁体挫骨揚灰
感情挫骨扬灰是贬义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罪孽深重。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成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成为了汉语宝库中的瑰宝。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一个虽然不常见,但却充满力量感的成语——“挫骨扬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挫骨扬灰”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成语,而更像是一种文学性的夸张表达,用于形容极其激烈的情感或极端的行为。接下来,我们将从字面意义、使用情境以及背后的文化含义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表达。
### 字面解析
首先,我们从字面上来看,“挫骨扬灰”由四个汉字组成。“挫”意味着折断或挫败;“骨”指的是骨头;“扬”有飞扬的意思;“灰”则代表灰烬。将这四个词组合在一起,表面上似乎是在描述一种极为残酷且彻底摧毁的过程,即折断骨头并使其化为灰烬,这种描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震撼。
### 使用情境
尽管“挫骨扬灰”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成语,但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古文或现代小说里,它常被用来形容极度的愤怒或痛恨之情,以及由此引发的极端行为。比如,在某位作者笔下,当主角得知仇人的真实面目后,内心充满了无法言喻的悲愤与仇恨,此时便可以借用“挫骨扬灰”来形容其恨不得将仇人碎尸万段的心情。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增强了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也使得人物性格更加鲜明生动。
### 文化背景
从文化角度来看,“挫骨扬灰”这样的表述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复仇观念的一种极端想象。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法律制度尚不完善,人们往往通过个人手段来解决恩怨,复仇成为了一种常见的主题。而“挫骨扬灰”这样的词汇,则是这种复仇心理达到顶峰时的一种艺术化表现。它不仅仅是对肉体上的毁灭,更是精神上的一种彻底摧毁。
### 结语
总之,“挫骨扬灰”作为一种文学表达,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它却以其独特的魅力在文学创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汉语词汇的丰富性和表现力,同时也折射出特定历史时期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风貌。当我们阅读这类文字时,不仅能感受到语言的力量,还能进一步理解那些藏匿于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旁敲侧击(意思解释)
- 混世魔王(意思解释)
- 迩安远至(意思解释)
-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意思解释)
- 旁若无人(意思解释)
- 物尽其用(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气充志骄(意思解释)
- 正身明法(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年少无知(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风俗人情(意思解释)
- 走南闯北(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龙争虎斗(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美人迟暮(意思解释)
- 踵武前贤(意思解释)
※ 挫骨扬灰的意思解释、挫骨扬灰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居功自满 | 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 |
死灰复燃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响答影随 | 如应声和答、形影相随。比喻两者紧密相连。 |
讴功颂德 | 讴:歌颂,赞美。指赞美功绩,歌颂恩德。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鸥鸟不下 | 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 |
翩翩起舞 | 轻捷飘逸地跳起舞来。 |
富贵骄人 |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 |
晓以大义 | 晓:使人明白。把道理对人讲清楚。 |
无时无刻 | 时、刻:时间;时候。没有一时一刻。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暴取豪夺 | 豪:强横。用暴力劫夺。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偃旗息鼓 | 偃:放倒;息:停止。原指秘密行军;不暴露目标。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香火姻缘 |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香火因缘”。《北史·陆法和传》:“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且主上应有报至,故救援耳。”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凌云之志 | 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
半新不旧 |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屦及剑及 | 屦:鞋;及:赶上。形容人奋发兴起,行动果断迅速 |
光怪陆离 | 光怪:奇异的光彩;陆离:色彩繁杂。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