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知威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连草木都知道他的威名。形容威势极大。
出处《新唐书 张万福传》:“朕谓江淮木草亦知尔威名。”
基础信息
拼音cǎo mù zhī wēi
注音ㄘㄠˇ ㄇㄨˋ ㄓ ㄨㄟ
繁体艸木知威
感情草木知威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形容威势极大。
近义词赫赫有名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草木知威: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在中华文化的广阔天地中,成语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每一个成语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草木知威”这一成语的世界,去探索它背后的深意。
首先,“草木知威”的字面意思是指草木也懂得畏惧。在古代,人们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有灵性,草木也不例外。这并不是说草木真的能感知到人类或自然力量的威严,而是通过这种说法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古人认为,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草木,也有其生存之道,它们随风摇曳,依季节变换颜色,这些都体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伟大。因此,人们应当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草木知威”这一成语出自于《史记·李将军列传》,原句为“匈奴畏服,草木皆知其威”,用来形容李广将军的英勇与威望。这里的“草木知威”实际上是在借喻,通过草木也能感受到威严这一现象,形象地描绘了李广将军的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使得敌人闻风丧胆,连自然界也仿佛为之震动。这不仅是对李广个人能力的高度赞扬,更是对英勇将领的一种理想化描述。
“草木知威”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它启示我们,在面对自然和社会时,应保持谦逊的态度,学会尊重并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它也鼓励我们要有敬畏之心,无论是对待人还是事物,都应该保持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避免因自大而忽视潜在的风险。
综上所述,“草木知威”这一成语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承载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它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敬畏之心,尊重自然法则,珍惜身边的一切。希望我们都能从这一成语中汲取智慧,让生活更加美好。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丑声远播(意思解释)
- 遗形藏志(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倒冠落佩(意思解释)
- 诈奸不及(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读书种子(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当头棒喝(意思解释)
- 走过场(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驰魂宕魄(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意思解释)
- 为所欲为(意思解释)
- 解甲归田(意思解释)
- 凿壁偷光(意思解释)
- 专心致志(意思解释)
- 患难见真情(意思解释)
※ 草木知威的意思解释、草木知威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卑谄足恭 | 卑:低下;谄:巴结奉承;足:音“巨”,过分;恭:恭顺。低声下气,阿谀逢迎,过分恭顺,取媚于人。 |
笃近举远 | 笃:忠实,厚道;举:举荐,选拔。对关系近的厚道,对关系远的举荐,指同等待人。 |
动荡不定 |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眼红:激怒的样子。仇敌碰在一起,彼此更加激怒。 |
夫唱妇随 | 唱:原为“倡”;即倡议;提出某种意见。丈夫说什么;妻子也跟着说什么。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形容夫妻和睦。 |
饿虎吞羊 | 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
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作乱犯上 | 犯:冒犯。违抗尊长或朝廷,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命与仇谋 | 仇:仇敌。命运使自己经常与仇人打交道。形容命运不好,常遇挫折。 |
妻儿老小 | 指全家人。用在表示家族负担。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进谗害贤 | 谗:谗言,说他人的坏话;贤:贤良,指好人。说坏话,陷害好人。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空话连篇 | 连篇:整篇。整篇都是空话,缺乏具体内容。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爱毛反裘 |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
如火如荼 | 荼:音图。像火一样红;像茅草花一样白。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忘乎所以 | 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乎:古汉语虚词;无词汇意义;所以:指原来应有的态度或行为。 |
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