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庐三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顾:拜访。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出处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例子郁达夫《槟城三宿记》:“草庐三顾恩难报,今日相逢喜十分。”
基础信息
拼音cǎo lú sān gù
注音ㄘㄠˇ ㄌㄨˊ ㄙㄢ ㄍㄨˋ
繁体艸廬三顧
感情草庐三顾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求贤。
近义词三顾茅庐
英语go to thatched cottage three times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草庐三顾:刘备访贤的千古佳话》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经典的故事流传至今,其中,“草庐三顾”的故事不仅在文学作品中被反复提及,更成为了后世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个成语出自三国时期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典故,它不仅反映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品质,也体现了诸葛亮才华横溢、深藏不露的个性。
一提到“草庐三顾”,我们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风尘仆仆的将军,在寒风中连续三次来到一座简陋的草屋前,只为见到屋内那位隐居的智者。这正是刘备三次造访隆中,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刘备展现了他作为君主的胸怀与智慧,同时也让诸葛亮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这个成语的核心在于“三顾茅庐”中的“三顾”。这里的“三”并非实指三次,而是泛指多次。它强调了刘备求贤的决心和诚意,即使面对拒绝,也不放弃,最终感动了诸葛亮。这一过程不仅彰显了刘备的诚意和决心,也展示了他作为君主应有的风范——尊重人才、善于纳谏。同时,诸葛亮的才华与忠诚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的智慧和谋略为后来蜀汉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文学角度来看,“草庐三顾”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著名事件,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即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精神一直被推崇,并且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在个人成长还是国家发展中,尊重知识、重视人才都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草庐三顾”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历史事件,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的体现。
总之,“草庐三顾”不仅仅是一个成语,它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于知识和人才的尊重,以及他们对理想与信念的执着追求。这对于我们今天来说,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连绵不绝(意思解释)
- 训练有素(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柳暗花明又一村(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费尽心机(意思解释)
- 杨柳依依(意思解释)
- 陈言务去(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朝令夕改(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角巾素服(意思解释)
- 海底捞月(意思解释)
- 囚首垢面(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凹凸不平(意思解释)
- 室迩人遥(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时不我待(意思解释)
- 闲情逸趣(意思解释)
- 粉墨登场(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草庐三顾的意思解释、草庐三顾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度外之人 | 度外:心在计度之外。指与某人或某集团没有关系或关系不近的人。即局外人。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如法炮制 | 本指依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现指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快心满志 | 见“快心遂意”。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惊鸿艳影 | 惊鸿:轻捷飞起的鸿雁。形容女子轻盈艳丽的身影。多就远望而言。 |
语重心长 | 重:郑重。恳切话说得诚恳;有分量;心意深长。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吉光片羽 | 片羽:一片羽毛;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吉光: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毛皮为裘;入水数日不沉;入火不焦。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 |
十恶不赦 | 十恶:旧刑律中规定的十种重罪。指罪恶极大;不可饶恕。 |
交臂历指 | 交臂:两手反缚;历指:古代拶指的刑罚。象罪犯两手反缚、受拶指的刑罚一般。形容痛苦万状,毫无自由。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临危授命 | 面对危急时勇于献出生命。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妖魔鬼怪 | 迷信的传说中危害人类的妖精和魔鬼。比喻形形色色害人的东西或人。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欲速则不达 | 速:快;达:达到。指过于性急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
始终一贯 | 自始至终都一样。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