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十失五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选拔人才而失其半数。
出处《三国志 蜀书 庞统传》:“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数,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例子唐·赵蕤《反经·是非》:“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代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
基础信息
拼音bá shí shī wǔ
注音ㄅㄚˊ ㄕˊ ㄕ ㄨˇ
感情拔十失五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才选拔。
反义词拔十得五
英语to get only half of what one asked for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拔十失五:选拔人才中的取舍之道》
在古代汉语中,“拔十失五”是一个非常富有哲理意味的成语。它的字面意思是指在选拔十个优秀的人才时,可能会因为标准过于苛刻而失去五个同样优秀的潜在人选。这一成语蕴含着深刻的选人用人哲学,既反映了选拔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也揭示了决策者在追求高标准的同时可能面临的遗憾。
成语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原句为:“亮曰:‘若复数年,则可大用矣。’先主曰:‘善!’遂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羽尝谓飞曰:‘吾属受其恩,当以死报之。’飞曰:‘吾亦然。’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在这个故事中,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希望得到他的帮助。诸葛亮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建议,包括如何选择合适的人才来辅助自己。刘备深知选拔人才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认识到,如果要求过高,可能会错失一些真正有能力的人才。因此,“拔十失五”这一成语便被用来形象地描述了这种现象。
在现代社会,“拔十失五”的理念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是企业招聘还是学校招生,决策者都面临着如何平衡选拔标准与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高标准有助于确保团队或组织的整体素质;另一方面,过于严苛的标准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影响长远发展。因此,在选拔过程中,如何把握好尺度,既保持一定的门槛,又不过分挑剔,成为了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拔十失五”这一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代对于人才选拔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也为当今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思考角度。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卓越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因过分追求完美而错失良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定时炸弹(意思解释)
- 满天星斗(意思解释)
- 亦复如是(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安于现状(意思解释)
- 饮水思源(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惹事生非(意思解释)
- 以弱制强(意思解释)
- 大张旗鼓(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作壁上观(意思解释)
- 急功近利(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败德辱行(意思解释)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思解释)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意思解释)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光怪陆离(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惹是生非(意思解释)
- 聪明伶俐(意思解释)
- 踉踉跄跄(意思解释)
※ 拔十失五的意思解释、拔十失五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道骨仙风 | 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
说东道西 | 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
令人神往 | 令:使得;神往:心里向往憧憬。某种景象使人很向往、羡慕。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旧地重游 | 重新来到曾经居住或游览过的地方。 |
到此为止 | 以这里为界限。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光前裕后 | 光前:光兴前业;裕后:恩泽流传及子孙。指增光前代;造福后人。形容功绩显著。 |
不可磨灭 | 磨灭:指痕迹、印象、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渐消失。形容永远不会消失。 |
恐后争先 | 指害怕落后,追求上进。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热气腾腾 | 热气:温度高的气体;腾腾:气体不断上升的样子。原意为热气盛大。比喻情绪高涨;气氛热烈。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虑周藻密 | 藻:辞藻,措辞。密:缜密。思路严谨,措词缜密。考虑周到,辞采细密。 |
改恶向善 | 指不再做恶,重新做好人。 |
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他山之石 | 别的山上的石头。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错误的外力。 |
十八层地狱 | 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 |
一网打尽 | 比喻一个不漏地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 |
专心致志 | 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 |
闻所不闻 |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形容事物非常希罕。 |
蛮不讲理 | 蛮:野蛮;粗暴。态度蛮横;不讲道理。 |
蓬头垢面 | 蓬:蓬草;散乱 ;垢:污秽;脏。形容头发散乱脸上很脏。 |
老朽无能 | 老朽:衰老陈腐。形容人衰老不能做什么事情。 |
得天独厚 | 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