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兵不举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犹按兵不动。
出处元 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三折:“你将那忠臣良将故赃谋,想着你按兵不举心更毒。”明 无名氏《精忠记 挂冠》:“岳家父子三人尽忠报国杀金人望风而走,岂有按兵不举之理?”
例子侯虎曰:‘西伯侯姬昌好生可恶!今按兵不举,坐观成败。’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àn bīng bù jǔ
注音ㄢˋ ㄅ一ㄥ ㄅㄨˋ ㄐㄨˇ
繁体按兵不舉
感情按兵不举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接到任务后不肯做。
近义词按兵不动
反义词闻风而动
英语to rest one's men for a time
俄语не предпринимáть активных военных действий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成语释义:按兵不举》
成语,作为汉语语言中的瑰宝,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是一段历史,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按兵不举”这个成语。
“按兵不举”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原句为:“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且请伐宋,齐侯辞焉。王怒,乃起六师以伐之。秋,七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冬,十月,庚寅,朔,日有食之。王使召伯廖赐齐侯命,且请伐宋,齐侯辞焉。王怒,乃起六师以伐之。诸侯莫敢不从。遂灭宋。按兵不举,非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在春秋时期,楚庄王想攻打宋国,但是诸侯国齐国表示反对。楚庄王十分愤怒,于是发兵攻打齐国。然而诸侯们没有一个敢违背楚庄王的意思,于是楚国便顺利地灭掉了宋国。这里,“按兵不举”是说按住兵器不发动战争,也就是指军队不采取行动,保持静止的状态。
“按兵不举”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某种情况下,虽然有力量或者条件可以采取行动,但因为某些原因而选择不动用武力,或者暂时不采取行动。它常常被用来形容在面临矛盾冲突时,采取一种克制的态度,避免事态扩大。这既是一种策略上的考虑,也是一种道德上的考量,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和平、宽容和忍让的文化传统。
成语中,“按”是“抑制”的意思,“兵”指的是武器或者军队,“举”则是“举起”的意思,整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军队将武器按压在地上,不进行攻击的情景。这个成语告诉我们,面对问题时,有时退一步海阔天空,适当的忍耐和克制,反而能够避免更大的损失,达到更好的结果。
总之,“按兵不举”是一个富有哲理性的成语,它告诫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善于审时度势,把握时机,运用智慧,而不是一味地采取强硬措施。同时,它也启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和冲突时,要学会冷静思考,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和伤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嘴里牙多(意思解释)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不屑一顾(意思解释)
- 扫地出门(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河鱼腹疾(意思解释)
- 学而时习之(意思解释)
- 明争暗斗(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废书而叹(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时至运来(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百步穿杨(意思解释)
- 以毒攻毒(意思解释)
- 指手划脚(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不可磨灭(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不可告人(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人尽其才(意思解释)
※ 按兵不举的意思解释、按兵不举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残花败柳 | 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
黄台之瓜 | 黄台:指《黄台瓜辞》,为唐李贤所作,希望以此感悟高宗及武则天不能再废太子。比喻不堪再摘。 |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头面人物 | 指在社会上有较大名声或势力的人(多含贬义)。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惊心动魄 | 原指作品文辞优美;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形容令人震惊、感动、紧张之极。 |
万马奔腾 | 像无数匹马奔跑跳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奔腾:跳跃着奔跑。 |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
闭关自守 | 守:防守。封闭关口;并加以防守;不跟外界往来。也比喻因循守旧;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 |
神采奕奕 | 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神采:人面部的神气和光彩。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室徒四壁 | 犹言室内空无一物。喻贫穷。 |
本末倒置 | 本:树根;比喻事物的根本;末:树梢;比喻事物的枝节;置:放置。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重要的和不重要的;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生公说法 | 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
生拉硬扯 |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也形容用力拉扯,勉强别人听从自己。 |
画地为牢,议不入 | 议:议论。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打情卖笑 | 打情骂俏,指男女调情。 |
闲情逸致 | 逸:安闲;致:兴致。指毫无事物所累;轻松超逸的情趣。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
升官发财 | 谓提升了官职,同时就能获得更多的物质财富。 |
人面狗心 | ①《晋书·苻朗载记》:“朗曰:‘吏部为谁,非人面而狗心,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王忱丑而才慧,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故朗云然。”后因以“人面狗心”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②犹言人面兽心。 |
才高七步 | 形容才思敏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