砺兵秣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砺:磨砺;兵:兵器;秣:喂。磨好兵器,喂饱马匹。指准备战斗。
出处明·朱元璋《皇陵碑》:“砺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乎声教,戈矛天下铿锵。”
基础信息
拼音lì bīng mò mǎ
注音ㄌ一ˋ ㄅ一ㄥ ㄇㄛˋ ㄇㄚˇ
繁体礪兵秣馬
感情砺兵秣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准备战斗。
近义词厉兵秣马、励兵秣马、砺戈秣马
英语keep the weapons sharp and the horses fed
字义分解
最读网学习解释
砺兵秣马:铸剑砺刃,喂马饱食
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成语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既形象又富有力量感的成语——“砺兵秣马”。
“砺兵秣马”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原句是“郑伯克段于鄢,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这段文字讲述了春秋时期郑国的内部斗争,而“砺兵秣马”则是用来形容为战争做准备的情景。
“砺兵”指的是磨砺兵器,使之更加锋利。在古代,兵器多为金属制成,需要经常打磨保养,才能保持其良好的战斗状态。“秣马”则是指喂饱战马。战马作为当时战争中的重要工具,其战斗力与体力直接关系到战争的胜负。因此,只有保证战马的健康和活力,才能确保军队在战场上发挥出最大的战斗力。
整个成语“砺兵秣马”,字面上看是关于武器和马匹的准备工作,但实际上它更广泛地象征着一切为了胜利所做的充分准备。在现代汉语中,“砺兵秣马”常被用来比喻为即将到来的挑战或竞争做好充分准备,无论是军事行动、商业竞争还是个人奋斗,都能找到它的身影。比如,企业可能会说“我们要砺兵秣马,迎接市场的挑战”,以此表达出积极备战、蓄势待发的态度。
总之,“砺兵秣马”这个成语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示了古人对于战争策略的深刻理解,也启示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以最佳状态迎接每一个机遇。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人才济济(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用心良苦(意思解释)
- 无法无天(意思解释)
- 故步不离(意思解释)
- 繁文缛节(意思解释)
- 列风淫雨(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民不畏死(意思解释)
- 谠言直声(意思解释)
- 度己失期(意思解释)
- 缠绵悱恻(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茕茕孑立(意思解释)
- 熟能生巧(意思解释)
- 定国安邦(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面有难色(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善善恶恶(意思解释)
- 超然绝俗(意思解释)
- 匪夷所思(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砺兵秣马的意思解释、砺兵秣马是什么意思由最读网提供。
交流分享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易放难收 | 话说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 |
信口开合 |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取长补短 |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当机立断 | 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 |
谦受益,满招损 | 谦:谦逊,虚心;受:得到;益:好处;满:自满,骄傲;招:招惹;损:损害。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汗牛充栋 | 栋:栋宇;房屋。指藏书太多;运输时可使牛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书籍极多。 |
语不惊人 | 语:言语,也指文句。语句平淡,没有令人震惊的地方。 |
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 谚语。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功。 |
雷霆万钧 | 雷霆:暴雷;霹雳;钧:古代的重量单位;一钧合15公斤。形容威力极大;不可阻挡。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东施效颦 | 美女西施因病皱眉;显得更美。邻里丑女(后称东施);机械地模仿;也皱起眉头;结果这副苦相使她显得更丑(效:模仿;颦:皱眉头)。比喻不顾具体条件;不加分析地胡乱摹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显得可笑。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密锣紧鼓 | 锣声紧,鼓点密。戏曲开台前的一阵节奏急促的锣鼓。比喻为配合某人的上台或某事的推行而制造的气氛、声势。 |
面授机宜 | 面:当面;授:教;传授;机宜:适应时机的对策、办法。当面教给应采取的机密的对策或措施。 |
甘拜下风 | 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 |
拆东墙补西墙 | 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一棍子打死 | 比喻认为没有丝毫可取之处而全盘否定。 |
满天飞 | 形容到处都是。亦作“满空飞”。 |
声色狗马 | 声色:歌舞和女色;狗马:养狗和骑马。后来二语连用;形容剥削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方式。 |
滥用职权 | 指过分地或非法地行使自己掌握的权力。 |